在印度国内,提起光辉战斗机,几乎没有人没听说过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国产战斗机。从上世纪80年代立项,到如今终于勉强服役,光辉战斗机的研发过程堪称“旷世工程”。
印度媒体对它简直宠爱有加,吹得天花乱坠,甚至称它是世界最顶尖的战斗机,能压制歼20,连美国海军都对它青睐有加。
听上去确实让人热血沸腾,但真相真的如此吗?光辉战机真的能挑战中国的五代机吗?美国真的准备采购印度的这款战斗机吗?
这架飞机的故事,要从1983年说起。当时,印度空军已经开始感到米格-21老化严重,决定启动轻型战斗机项目,希望能靠自己造出一款能打的现代战斗机。项目代号叫LCA,后来才取名叫Tejas,意思是“光芒”。
印度政府不仅砸了重金,还动员了全国科研力量,航空发展局、国防研究机构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都参与其中。但现实远比预想的复杂。
原本打算用国产“卡维里”发动机,推力却始终不够,换了无数次设计,最后只能临时用上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发动机。
展开剩余83%拖了将近40年,光辉战斗机才在2015年获得初始作战许可。那一年,印度空军下了40架的订单,但交付速度慢得惊人,十年也只交了40架。平均一年4架,堪比手工艺品。
为了让光辉变得更像样,印度推出了升级版Mk1A,号称换装了更好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,还能挂载国产阿斯特拉导弹。2021年签了83架合同,金额高达4800亿卢比。但GE公司供货不及时,交付又一次推迟,首批要到2025年3月才能见到。
印度媒体却一边倒地称,这架战斗机已经强过中国的歼20。他们说光辉机动性好,转弯半径小,比歼20更适合近战。还说复合材料比例高,结构轻巧,推重比高,在高原上飞得更轻松。
但这几项所谓的“优势”,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:歼20是重型五代隐身战斗机,设计之初就是为了战略制空,具备超音速巡航、远程打击、隐身突防等能力。光辉的目标不过是补充印度空军的中低端战力,用来替代米格-21。
歼20不仅拥有国产发动机、隐身涂层,还有内置弹舱,挂载的是PL-15远程空空导弹,雷达探测距离远得多。光辉即便用上了所谓的“乌塔姆”相控阵雷达,模块数量也远远落后,探测距离有限。
印度专家自己都承认,光辉是轻型多用途战斗机,根本不是设计来和歼20正面硬刚的。但印度媒体却乐此不疲地把这两款飞机捆绑对比,仿佛在心理上寻找某种慰藉。
更令人瞠目的是,印度媒体还一度报道说,美国海军也看上了光辉战机,打算用它来替换T-45教练机。报道称美国官员“表现出浓厚兴趣”,竞标“已进入关键阶段”,光辉“很大概率中标”。
但真实情况是,美国海军早在2022年就选择了波音的T-7A红隼作为下一代教练机。光辉从未被列入正式候选名单,美国甚至从未公开表示会采购印度的战斗机。
印度媒体却把一次普通的评估访问,说成是采购意向。飞行员参观时说了句“very good”,就被解读成“美国高度认可”。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国家身上。
马来西亚2019年启动轻型战斗机采购,光辉参加了招标,还在2023年兰卡威航展上飞行展示。最终,马来西亚选择的是韩国的FA-50,这款飞机不仅成本低,交付快,售后体系更成熟。
阿根廷也曾跟印度谈过光辉战机的事情,印度媒体多次放出“谈判正在推进”的消息,还说光辉战机有望打入南美市场。可结果是,阿根廷转头买了丹麦的二手F-16,一共24架。
埃及2023年被传考虑采购20架光辉Mk1A,HAL报了价,也展示了技术资料。但2024年8月,埃及签约采购的是中国的歼-10C。这款飞机性能更强,价格更合理,交付周期更短,毫无悬念地胜出。
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尼日利亚、博茨瓦纳几国都曾被印媒点名,说“表现出强烈兴趣”,但截至2025年,没有一个国家签下订单。HAL董事长说“正与六国洽谈”,可真正落实的一个都没有。
印度媒体把这些礼节性的接触当成“光辉即将出口”的重大突破,甚至列出一大堆国家名单,把“兴趣”当成“成交”。这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几乎成了笑话。
这背后最大的问题还是光辉战机的可靠性。发动机依赖美国GE公司,出口受制于人;航电系统杂而不精,雷达还得靠以色列;挂载的导弹也是俄制和以制为主,国产导弹稳定性差,根本不敢用于实战。
印度空军自己都对光辉战机持保留态度。最初根本不愿采购,是在印度政府强压之下才签了合同。就算签了,也只是配发给二线中队,用于训练和表演,从未真正列装一线作战单位。
飞行员对这架飞机的信任度也很低。印度空军向来有“摔飞机大户”的名号,买来的飞机修完就摔,自己造的光辉更是“风险加倍”。没人愿意拿命去试一架性能不成熟的战斗机。
即使在印度空军最想宣传胜利的时刻,也没有把光辉派出去。比如今年的“辛杜尔行动”,印度宣称击落了巴基斯坦五架战机、一架预警机,还拦截了无人机蜂群,但没有一架光辉参与。
印度媒体把这次行动当成国产装备大展示,还建议多搞几次战术冲突来推销装备。但真要靠光辉去实战,恐怕飞行员都要吓得申请退役。
这场行动之后,国际社会普遍质疑所谓战果的真实性。没有敌机残骸,没有卫星图像,没有第三方佐证,印度的胜利叙述更像是自我安慰。
翻开历史,2019年的印巴冲突就是前车之鉴。那次印度空军不仅没占到便宜,反而米格-21被击落,飞行员被俘,全球媒体一片哗然。
现在的光辉战机,也不过是另一个“米格21故事”的现代版。印度政府把它当成象征工程,耗时几十年,投入巨资,结果换来的是一架连自家飞行员都不信任的战斗机。
在军工出口市场上,靠嘴吹是吹不出订单的。要靠的是产品性能、交付能力和售后保障。现在连印度空军都等得不耐烦,2025年初,空军参谋长公开批评:十年才交付40架,部队根本等不了。
印媒却还在一边唱高调,一边吹捧光辉是“世界顶尖”,能碾压歼20,还获得了“美国的青睐”。这种宣传策略,也许能让部分印度民众感到自豪,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只会让人觉得不靠谱。
光辉战机要想真正走出国门,靠的不是一句“very good”,而是实打实的性能和信任。
总结:对中国来说,印度的“光辉神话”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秀,真正的技术差距摆在那里。中国的歼20早已实现规模服役,光辉还在为交付发愁。实力决定话语权,谁在天上飞得更高,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发布于:河南省易云达配资-股票场内配资-有哪些正规股票的加杠杆平台-普通人怎么才能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